吉林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吉林信息网

当前位置: 吉林信息网 > 四平市 > 产业互联网,并非互联网的延续

产业互联网,并非互联网的延续

(原标题:产业互联网,并非互联网的延续)

产业互联网业已进入到了深水区,这是不可否认的现象。当产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到深水区,它的外在的表现形态越来越多地以产业的形态出现,而不是以互联网的形态出现。曾经,我们司空见惯的产业存在,早已变了模样。如果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互联网以及衍生于互联网的新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而又全面的融合,无疑是关键所在。

如今,但凡看到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我们都会看到新技术的身影。与其说是一种新的产业,不如说是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结果。这是与互联网完全不一样的。回顾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当互联网与产业产生融合,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平台就会出现,并且这个互联网平台大有取代传统产业的趋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新产业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按照传统的逻辑,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改造对象的转移,仅仅只是商业模式的改变,等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开始进入到新阶段,我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感觉到,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改造对象的转变,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在逻辑。当产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或许要用一种全新的姿态来看待,而不是一味地将它与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相联系。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产业互联网的全貌。

互联网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影响,让人们在谈及产业互联网的时候,便会不可避免地会谈及到它。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因为互联网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深度联系,而一味地将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关联起来,甚至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的延续,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笔者认为,产业互联网,非但不是互联网的延续,而且还是一次全新的飞跃。

产业互联网的底层逻辑与互联网完全不同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互联网平台,这些互联网平台实际上是将原本属于传统产业的生意搬到了线上,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行业的崛起,同时,我们更加应该看到的是传统产业的落寞。

如果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做一个总结,那么,所谓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削弱传统产业的地位的过程。这种发展逻辑所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开始凋敝。因此,如果对互联网式的底层逻辑对一个总结的话,所谓的互联网经济,其实是一个避实就虚的过程。

同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当下,种种迹象开始表明,产业互联网并不像人们之前说的,是一个回归产业的过程,更不是一个互联网消逝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实体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以及衍生于互联网的新技术都可以实现良性发展的过程。可见,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的延续,它们之间的底层逻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产业互联网的表现形态与互联网完全不同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以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为代表的诸如此类的互联网形态的出现。如果对这些互联网的产品形态做一个总结的话,说到底,这些互联网式的产业形态就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存在。从本质上来看,产业仅仅只是外衣,本质依然是互联网,并且这些产业形态是以流量和资本为根本驱动力的。

反观产业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互联网完全不同的产业形态。在产业互联网的语境中,新产业是主要的产业形态。新金融、新制造、新物流等诸多产业互联网的物种,都是以产业为终极表现形式的。如果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形态做一个总结的话,那么,它的表现形态其实是一个以产业为根本,以技术为工具的存在。

同互联网式的产业形态的本质仅仅只是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的终极产业形态,其实是以产业为外在表现的,并且这样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将互联网产业同样囊括了进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将流量看成是收割的对象,而是开始将流量看成是服务对象;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将互联网平台看成是终点,而是开始将新产业的衍生看是终极归宿。总之,产业互联网的表现形态与互联网之间是存在着完全不同的。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

无论是哪一个互联网企业,如果对他们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总结的话,平台模式,无疑是不可回避的商业模式。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玩家都在将打造平台,做大平台,看成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一定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做一个总结的话,平台模式,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我们看到的是平台模式效率的退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诟病所谓的平台模式无法给他们带来效率的提升。如果一定要寻找内在的原因,平台模式本身的弊端,才是导致这一切的关键所在。同互联网时代以平台模式为主打不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平台模式的退潮,纵然是不再借助平台,人们依然可以获得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在这个过程当中,平台模式从一个可以实现高效对接的存在,变成了一个仅仅只是简单撮合和中介的存在,并且效率由于没有新技术的赋能而降低了不少。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的平台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同互联网式的平台模式一味地将资源和流量全部都集中到自身的平台上不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更像是一种F2C的商业模式。即,它是将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商直接供应到消费者手中的,平台在这个过程当中便不再有存在的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其实是与互联网时代有着本质区别的。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与互联网并无太过关联

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现在的产业互联网,与当初被互联网玩家们追捧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从本质上来看,那个被互联网玩家们追捧的产业互联网,仅仅只是一个互联网的延续,说到底,互联网玩家之所以会那个「产业互联网」追捧,根本原因依然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地位而已。

单单从当初人们落地和实践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一种端倪。在产业互联网的初始阶段,人们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改造对象的转移,并且推出了一个叫做「S2B」模式的存在。如果对这个「S2B」模式做一个总结的话,它依然是一个互联网式的存在,它的终极目的依然是为了维持和延续互联网式的地位而已。

时至今日,我们再来看产业互联网,就会发现,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与当初那个被互联网玩家们追捧的产业互联网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产业互联网,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它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自身的平台,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产业,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从表面上来看,产业互联网依然还有「互联网」的字眼,实际上,当下的产业互联网,早已与互联网并无太多关联。

结语

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越深入,我们愈发感觉到现在的它与当初的它有着越来越多的区别,甚至可以说,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与当初的产业互联网完全不同的。或许,这才是产业互联网本该有的样子,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与互联网关系不大的存在。当初,人们将它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仅仅只是那些摇旗呐喊者仅仅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产业互联网当成了一个幌子而已,他们的目的依然是想要借助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来做大、做强自身的平台,依然是想要借助产业互联网延续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很显然,他们口中的「产业互联网」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

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新周期,我们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产业互联网,彻底将现在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与当初那个被当做幌子的「产业互联网」撇清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的思维怪圈,重新来看待产业互联网。这个时候,我们才会看清产业互联网的真实样子,才会有那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每日一文,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孟永辉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地址: /sp/34800.html 手机版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